Top
首页 > 城事智库 > 智库头条 > 正文

华商智策系统舆情观察2025年2月(第2期)

智库头条 华商网 作者:明志辉 2025-02-27 16:12:12
[摘要]每天5分钟,速览区域发展

海报.png

一、省外热点

1.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新华社2.23】【浙江省政府网】

        舆情概况: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认为:文件透露了两个信号,第一个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个战略定位没有发生变化,而且还在进一步强化。第二个,为巩固和发展粮食安全政策体系,做出了一个系统的部署和安排。

        同时,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

       【原文链接】

https://www.news.cn/politics/zywj/20250223/9606038f6014425c8f12a89c43621c5c/c.html

https://www.zj.gov.cn/art/2025/2/24/art_1229396854_60256234.html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政府网2.25】

       舆情概况: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按规定实行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纳入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内容。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有关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追究责任;对未按规定编制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未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原文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2/content_7005635.htm

3.江苏1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数量居全国第一【新华日报2.26】

       舆情概况: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历史性窗口期,江苏作为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的制造业大省,正以“1650”产业体系建设为战略抓手,推动政策资源精准滴灌重点产业。“1650”产业体系,指的是江苏省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的16个重点产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如何将战略蓝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需要推动政策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

       【原文链接】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5/2/26/art_60095_11499850.html

4.有游有学有收获——各地丰富优质研学旅游产品供给【中国文化报2.25】

       舆情概况: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中国·江豚湾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春节期间共接待亲子研学游客约2万人次。山东省济宁市曲阜推出“明礼中国年”活动,开展尼山讲堂亲子嘉年华、诸子小课堂等研学体验项目,吸引了不同学段的研学游客。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年画博物馆推出“年画研学游”。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举办“唐诗之路 吟咏神州”大唐文化主题研学活动。

       【原文链接】

https://npaper.ccmapp.cn/zh-CN/?date=2025-02-25&page=2

二、省内关注

1.《赵一德在西安高新区、经开区和西咸新区调研》【西安发布2.25】

       舆情概况:赵一德先后参观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隆基乐叶光伏科技公司和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强调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托“陕企通”等平台促进政策“直达快享”,以更实举措解决好民营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西安市要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当好排头兵,下更大气力抓项目招商、强龙头企业、壮产业链群。要从头紧抓稳增长各项工作,压实重点区域、关键行业责任,激发企业的动力和活力,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3757167087/PfTsDhBKP?pagetype=profilefeed

2.西安T5航站楼投入运营【新华社2.20】

       舆情概况: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2月20日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国内首座以“T5”命名的航站楼,其总建筑面积达70.55万平方米,超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现有T1、T2、T3航站楼的总和。航站楼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客流组织模式,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无需转换楼层,大幅提升通行效率。此外,T5航站楼还设置专门的博物馆,集中展示部分在陕西考古发掘出的文物。

       不足之处:运行数日来,不少网友通过评论的方式提出不足,如导视不清晰、动线混乱、各种设备运行不顺畅、设计不合理(3楼柜台人工值机、二楼安检+登机)、服务人员数量不足、航站楼外车道路线复杂等。建议相关人员积极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舆情,及时修正改进。

文字文稿1_01.jpg

       【原文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562344929070821&wfr=spider&for=pc

3.西安市教育局调整中考计分科目,10科变7科【西安市教育局2.20

       舆情概况: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序推进中考改革”的任务要求,经研究,决定从2026年起,我市中考计分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共7科。化学、生物、地理不再计入中考成绩。

       该消息自发布之日至今,全网共计2.16万条相关信息,109家省级媒体进行报道,媒体总发稿量822条。网友们看待这一改革的态度各有角度,有的认为是减负的实际举措,有的则认为不应该取消化学。

       【原文链接】

http://edu.xa.gov.cn/xwzx/tzgg/1892376145395486722.html

4.在新赛道上加速培育产业链【陕西日报2.26】

       舆情概况: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当前,陕西积极开展机器人产业链提升行动,基本形成了以西安、宝鸡为主体,咸阳、渭南、汉中为支点的空间布局,一批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走到全国前列。

       【原文链接】

https://www.shaanxi.gov.cn/xw/sxyw/202502/t20250226_3452387.html

5.从灶台烟火到创建品牌——“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发展观察【陕西日报2.25】

       舆情概况:为打响“丹凤厨工”劳务品牌,丹凤县成立了“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工作专班,并投入资金80万元支持劳务品牌发展,为餐饮行业及其相关上下游企业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此外,还认定了一批“丹凤厨工”示范企业与个体户,并根据情况给予2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补贴,符合条件的个人还可同时享受创业补贴。

       【原文链接】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2/25/content_898624.html

 6.陕西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企解“新”题【陕西日报2.24】

       舆情概况:国企带动,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蓬勃发展之势,扩大范围、增加比重。2024年,陕西经济总量跨上3.5万亿元新台阶,全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6.4%、5.5%,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工业产品——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57.2%、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36.7%,光子芯片、稀有金属材料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原文链接】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2/24/content_898395.html

三、典型舆情事件分析

       2025中央一号文件热点分析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025年2月23日晚发布。3天时间全网转发近49万条次,传播速度达到每小时7700条。该时间段内信息在24日上午9点达到峰值,共监测22519条信息。

image.png

       共有4389家媒体发布了该信息,其中央级媒体550家共发布近1.5万条,省级媒体1112家共发布1.7万余条。

image.png

       从互动声量上看,3天内全网转发数696931,评论数133387,点赞数1912000。可以说,不论是媒体还是网民,都对该消息报以极大的关注和参与热情。

image.png

       从敏感走势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信息为非敏感信息,另有1600余条敏感信息,经人工分析,主要是网民就“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天价彩礼”等热点进行的讨论。

image.png

       部分网民观点: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舆情点评:不许买卖宅基地的政策由来已久,此次政府一号文件旧事重提,无疑是强调对农村宅基地的严格管理,防止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侵占农村土地资源。鉴于个别网民的疑问和不解,可以通过颁布实施细则、专家解读、媒体分析等方式予以解释和引导;通过优化配套措施推动地方政府为“新农人”提供相应保障;更要加强基层执行的力度、规范度和透明度,确保政策执行成效与违规惩处结果,增强公信力。

       同时,还要对该舆情的动向进行实时的监测与评估,一方面关注“新农人”的实际诉求,及时回应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对可能出现的“政策误读”或“执行变形”问题,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引导和解决。


编辑:明志辉

相关热词搜索: 华商智策 舆情观察

上一篇:华商智策系统舆情观察2025年2月(第1期)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